甲状腺结节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,特别是在中年女性中较多见。绝大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没有临床症状,常常是通过体检或自身触摸或影像学检查发现。当结节压迫周围组织时,可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,如声音嘶哑、憋气、吞咽困难等。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时,可出现甲亢相应的临床表现,如心悸,多汗,手抖等。那么,当体检发现自己有甲状腺结节时,该如何进行治疗呢?
首先,对于甲状腺恶性结节而言,绝大多数患者需首选手术治疗。其中对于甲状腺未分化癌,由于恶性度极高,诊断时即已有远处转移存在的可能,所以单纯手术难以达到治疗目的,故应选用综合治疗。而甲状腺淋巴瘤对化疗和放疗敏感,一旦确诊,应采用化疗或放疗。
其次,对于绝大数良性结节患者而言不需要治疗,但每6-12个月需随诊1次。少数良性结节患者需要治疗。治疗方法一般有以下几种:
1.左甲状腺素(L-T4)抑制治疗。治疗的目的是使已有的结节缩小,但治疗效果有限,有效率只有20%左右,并且容易复发。同时,长期进行L-T4治疗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,包括绝经后妇女骨密度显著降低、心房颤动发生等。所以,该治疗方法不推荐广泛使用。
2.手术治疗。即使是良性甲状腺结节,但如果患者出现局部压迫症状,或伴有甲亢,或出现结节进行性增大或检查提示可疑癌变时。需要积极及时行外科手术治疗。
3.超声引导下经皮酒精注射(PEI)治疗。PEI是一种微创性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方法,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囊肿或结节合并囊性变。但本方法的复发率也较高,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方能取得较好效果。对单发、实性结节不推荐使用,并且要排除外恶性变的可能后才能实施。
4.放射性I治疗。放射性I治疗的目的是除去功能自主性结节,恢复正常的甲状腺功能状态。其有效性高达80%-90%。但本方法不适于有巨大的甲状腺结节患者,妊娠和哺乳期妇女也禁用。